随着老龄化的加剧,养老已成为国家和每个家庭面临的大问题。在十四五规划中,慢病预防,早期筛查、综合干预,加强心理精神卫生建设等内容均与老年产业、事业相关。
在社区养老、居家养老等模式尚未成熟的当下,机构养老仍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。据统计,2021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42534个,养老机构需求仍在持续提升。
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?养老机构应该提供哪些健康管理服务?
新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变迁
传统养老机构入住长者多出于家庭或身体疾病等现实原因,迫不得已选择入住养老机构,但是,随着养老消费理念的转变,部分高收入长者群体追求多元化、圈层化、高层次养老服务主动选择入住养老机构。
并且,传统的普惠性养老服务无法兼顾到个体化需求,单纯的照料护理服务难以满足长者多样化健康管理需求,在具备基础服务能力的同时,提供更优质、更个性化特色服务成为长者入住的核心要素,需要养老机构不断更新迭代自身服务和运营体系。
养老机构如何做好康养服务
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能仅限于养老护理,更需要融合医疗健康、康复疗养、文化娱乐等要素,打造医养康护一体化养老模式,解决机构养老服务特色化难题。
“医”
养老机构需要提供医疗诊疗及常规体检,实现便捷问诊就医,为院内长者提供及时、直接的医疗健康服务,拥有自建的护理院、医院门诊的养老机构,常常成为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。
长者入住机构后,为老人进行全面健康检测、健康评估,包括健康史、自理能力、身体功能状况、精神状况等,进行健康分级,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,系统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患病信息。
尤其要注意做好疾病早期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估,以及心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老人慢性病的筛查,了解长者的健康状态。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测,让服务精准匹配老年人的不同健康需求,提供分层分类分阶段的个性化养老服务。
“康”
养老机构起到了一定的医院康复疗养“延续”功能,根据长者的身体健康状况,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,通过专业的康复护理恢复身体功能,回归家庭和社会。
“年老多病”并非虚言,老年期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的生命阶段,多病共存比较常见,需要进行科学的康复疗养及健康管理。针对老人常见的慢性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卒中、脑梗塞、失眠等,开展专业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,为慢病患者制定详细的健康促进和康复疗养方案,增强差异化服务竞争优势。
“养”
提供高标准的居住疗养服务,配置适老化基础设施,保障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,并通过营养膳食干预、科学运动干预、丰富的文娱活动、记忆力训练等康复游戏,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,让老人在养老机构住的安全、舒适、温馨。
“护”
机构要构建完善的照料服务体系,配置专业的护理人员,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兼顾,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与健康服务,尤其是对于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而失能、失智的老年人,需要提供全周期、科学专业的护理照料服务。
每个人都将面对衰老,面对养老问题,让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,实现“医、养、康、护”一体化,或成为今后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之路。
文章来源于健康号